close

這輩子連他演唱會也沒看過,我知道的麥可活在影音作品裡

媽:粒細漢a 時存,聽著麥克a音樂,就會用腳抖a抖a…
當時,還是黑膠唱片,爸爸拿著一張比臉還大的黑色飛盤,放在有根針的釣竿下方,轉啊轉地,好聽的旋律就從一個個盒子跑出來。
碰答答、碰次碰次…
就跟爸爸一起隨著音樂,轉啊轉、抖啊抖、搖啊搖



媽媽會說「這條有夠好聽,這誰唱的?」
爸爸就會用台灣美語說「麥可~這係麥可!」
但,真正引起爸媽驚呼的是,還沒上小學的我隨著音樂的重拍節奏,抖腳扭動…
在父母親心目中,自己的小孩有了表現,都是最棒的

而麥可在我小小的心中,就已經是仰望的一顆閃亮星星,我常看著大唱片後面的照片,想像麥可是個怎樣的人



麥可出輯並不密集,但每次出手都是重擊
感覺全球的流行音樂會隨麥克新專輯推出跟著大地震!
有畫面的音樂滿足我的感官,麥可讓我用眼睛聽音樂!

透過一件件影音作品
聽到麥可、看到麥可
今後的麥可真真正正
永遠活在每一件作品



真正的麥可,也許沒有人真的關心
或許麥可的降臨與辭世,再一次証明「童→星」會阻礙成熟的人格發展
這十年都與負面新聞綁在一起,大家應該都只喜歡作品裡的麥可

麥可的影響力不是一篇文章講得清楚,也不是一時三刻就能說得完
以幾年級生來劃分,麥可在他短短50年的生命中,橫跨了4567(我想)
我的爸媽、我、還有七年級生的教練會跳麥可的月球漫步、把麥可的舞步或點子編到啦啦隊的舞蹈和技巧裡。所有跟麥可有關的,舉凡唱歌的方式、音樂、舞步、表演內容、音樂錄影帶、造型…,太多太多了,不知道他的人很少,不被他影響的音樂創作人,也很少。



這世代出得了麥可這樣的樂壇傳奇人物,
覺得,只要繼續好好地「保護著作財產」未來會有更多
(美國很早就發現,創作人的著作權要被保障,才能保有創新的強大優勢,不是嗎?)
創作品是一個個優秀創作人的出口,希望未來的創作人不只克服職場困境,也能適應這個環境,和這個並不完美的社會一起好好活著,變成創作真人,而不是只能活在創作品中的虛擬人。



***【延伸閱讀】***按字連結
***音樂文字創作人與麥可大叔1***
***音樂文字創作人與麥可大叔2***
***音樂文字創作人與麥可大叔3***




小羽(麥可叔叔bye bye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羽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